時間:2020年12月18日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鏈接:https://sichuan.eol.cn/scgd/202012/t20201218_2059352.shtml
內容:
“生物醫藥是21世紀最具創新性和最具發展前景的科學領域之一,生物醫藥與中醫藥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在未來是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原創性成果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成就……”,12月17日上午,成都中醫藥大學、溫江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國際生物醫藥與中醫藥青年論壇隆重舉行。
本屆論壇以“國際前沿生物醫藥與中醫藥未來創新發展”為主題,首次采用現場與線上同步直播的形式,學校特邀了來自美國、英國、比利時、荷蘭、瑞典、西班牙、新西蘭、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近60名具有生物醫藥教育和科研背景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參會。來自牛津大學、慕尼黑大學、清華大學等世界名校的青年才俊,和來自國際國內高等學府和科研院所的業界精英相聚“云”端,與成中醫共話事業發展、個人成長。
論壇特邀黎勝紅研究員和曾芳教授作主題報告。黎勝紅向與會學者分享題為《植物天然產物結構、功能與生物合成》的最新研究進展。曾芳將《基于神經影像技術的針刺胃腸調節效應中樞機制》的研究成果與參會學者進行交流。兩位專家均表示,當下正值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大好時機,歡迎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成中醫、成長于成中醫、收獲在成中醫,為學校全面推進世界一流中醫藥學科和一流中醫藥大學建設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兩位專家所作的聲情并茂、精彩紛呈的報告,引起線上線下與會者的強烈關注和熱烈討論,近500余名在線參會人員紛紛點贊。
本屆論壇除主論壇外,還設立了“中醫藥理論與現代生物技術”、“重大疾病循證與基礎研究”、“中藥傳承、開放與創新”、“交叉融通,守正創新”、“中西醫眼科融合與生物醫藥”、“創新融合、創享康養未來”六個分論壇,給與會學者搭建了學科交流與學術思維碰撞的多維度平臺。
古老的中醫藥在新時代正煥發出勃勃生機,國家已經把傳統中醫藥現代化和現代生物醫藥科技的融合發展作為全面惠及廣大公眾健康、加快推進生物醫藥領域科技創新的重大方向,生物醫藥與中醫藥結合的創新發展,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寶貴機遇。學校聚焦怎樣建設“世界一流、中國特色”的中醫藥大學和學科,怎樣“為人類進步提供中醫藥智慧”、“為健康中國提供中醫藥方案”、“為中醫藥事業提供‘成中醫’貢獻”,堅持人才強校、質量提升、特色發展三大發展戰略,堅持醫藥結合、醫教協同、產研融合三大協同戰略,堅持以中藥學學科建設為重點,以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學科為支撐,多學科交叉融合、共同發展的整體建設思路,實施六大建設,啟動五大改革,通過一系列舉措為優秀人才提供最優政策、最佳平臺、最好發展。
(編輯/霍文巍)